最近,河南大部分地区经历了超过37℃的高温天气,部分乡镇甚至达到了43℃。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,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?职业人群应采取哪些防暑措施?如果不幸中暑了该怎么办?为此,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们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。
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重点防护人群
根据国家疾控局近期发布的《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》,在高温天气下,特别需要关注的三类人群包括:
- 敏感人群: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等。
- 慢性病患者:包括心血管、呼吸、精神疾病和糖尿病患者。
- 户外作业人员:如农民、建筑工人和快递员等。
如何识别和应对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
高温天气可能导致热疹、热晕厥等健康问题。专家指出,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中暑前期的表现包括:大量出汗、头晕、恶心等症状。如出现这些情况,应立即进入凉爽环境并补充电解质液体。对于普通中暑和热射病的区别,可以通过体温和意识状况来判断。热射病是严重的中暑,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,需立即就医。
高温工作环境下的防护措施
对于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群,应避免高温作业,最好在早晚的凉爽时段进行。同时,建议使用遮阳设备,适时补充水分。专家强调,发现中暑后需迅速降温并求助专业医疗人员。
特殊人群的夏季防暑策略
建议老年人、儿童和孕妇尽量避开高温,待在阴凉的地方,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。同时,保持与家人和联系人沟通,以便在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获援。
避免高温下常见的误区
有些人认为只要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,但长时间待在高温、高湿的封闭环境同样会导致中暑。另外,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“水中毒”,应选择少量多次地饮水。此外,洗冷水澡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,最好在身体降温后再进行淋浴。
慢性病患者的防暑指南
慢性病患者在高温期间应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,必要时向医生咨询合适的饮水量,并减少运动强度。在饮食中适度补充电解质,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后更加需注意血糖监测。
预防传染病的健康习惯
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,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。建议选择安全的食材,避免生水和不明来源的食品,确保食物的储存和加工卫生。记得用公筷,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。
结语
在高温天气中,做好健康防护非常重要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、儿童及慢性病患者,合理的防暑措施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降低健康风险。关注健康,选择J9九游会为您提供的健康指导,让您精彩每一天。